但自己还是忍不住,多报销了一些费用,尤其是知道公关费不好查证,虚报的水分还比较大。
哪怕自己不仅是赵瑞龙的下属,还是他的女人,他可以一高兴赏自己一大笔钱,但肯定不允许自己耍小聪明偷拿。
此时此刻,钟小艾恍然明白。
赵瑞龙是在借袁亦诚的事,敲打自己。
想要钱,可以跟他明说,多少他都给得起。
但自以为是的耍小聪明,只会惹他不高兴。
为什么规模庞大且实力雄厚的惠龙集团,始终不搞股份制?
显然不是没有强有力的合作伙伴,愿意投资入股、助力集团展。
无数的人都想成为惠龙集团的股东,包括许多顶级权贵、资本巨头。
可赵家姐弟俩宁愿拆分出一些子公司,让权贵和资本们投资入股,也不愿意让他们染指惠龙集团。
答案就只有一个。
那就是惠龙集团只能姓赵!
这是独属于他们赵家姐弟的地盘。
准确来说,甚至就是他赵瑞龙一个人的商业帝国。
搞股份制,有了其他人或机构当股东,是可以分担不小压力、获得很多帮助,但也容易产生观念冲突和利益分歧。
但不搞股份制,赵瑞龙就可以在惠龙集团,如同帝王一般大权独揽。
他的规矩,就是不可逾越的红线!
他的命令,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!
如帝王般大权独揽的好处很多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他的意志和想法,可以清晰的传递到集团每一个层级、每一个职员。
各单位各部门,所有人都只需要严格按照他的指示把活干好就行。
再有极高的薪资待遇,便可以将内耗降到最低、效率拉到极致。
就比如一款新产品的研。
硬件怎么设计、软件怎样开、需要实现哪些功能……
赵瑞龙直接就给出清晰的要求,不需要乌泱泱的一大群人,频繁的开会、扯皮、争执,也就不存在反复的修改、测试、再修改。
这样一来,下面成千上万干活的人,工作效率自然极高,也不敢摸鱼懈怠,因为工作进度咋样、成绩如何,赵瑞龙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按常理说,这种一个人掌管一切的做法,只适合产品或服务比较单一的小企业,但只要产品复杂一点、企业规模稍微大点,老板就很难搞定一切。
为了企业更快更好的展壮大,也为了弥补老板自身能力、关系、精力等各方面的不足,实行股份制,拿出部分股份拉拢他人,就成了必然选项。
然而……
赵瑞龙可不是一般人。
他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,还懂市场营销。
不管是产品的研生产与销售售后,有任何问题,他都给予明确指令。
在大工程大项目的投资决策上,他又如开了上帝视角一般有先见之明。
什么产品该研、哪个工程该投资、哪家公司该入股……
他就像一个全知全能的帝王,在不断的构建他的商业帝国。
偏偏他还不缺钱!
以至于他也不需要出让股份,换取别人的投资入股。
再加上他作为汉东太子爷,父亲赵立春又曾是妥妥的封疆大吏。
别人即便觊觎惠龙集团,也没胆量和实力威逼利诱,强行入股。
如此一来。
什么都懂又不缺钱,背景关系还强大的赵瑞龙,带领惠龙集团不断展壮大。
既然这个日益庞大的商业帝国,全靠他掌舵,其他人都只是执行者。
那么如帝王一般的他,自然可以高薪高福利优待人才,一高兴就人均几个月工资的年终奖,也可以‘帝王一怒’,毫不留情的将暗藏贪腐蛀虫开除。
所以……
想明白这些的钟小艾,哪儿还坐得住?
急忙就站了起来,愧疚的深埋着头。
要不是碍于情面,真想跪下了。
这时候,站在一旁的高小琴开口说道:
“我觉得袁亦诚的行为十分恶劣,是应该辞退,否则集团的规章制度,就成了摆设。”